NEWS 訊息專區
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 X 永續材質圖書館⸺展現塑膠產業永續力 !

Oct 31, 2025

        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於10月21日至23日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盛大舉行,融合2019年起延續至今的「亞太循環經濟論壇」與源自荷蘭的「循環經濟熱點」,共規劃18場論壇與六大產業焦點路線,涵蓋農食、紡織、高科技與電子、營建、塑膠與包裝及文化社區再生,促進跨界交流與國際合作。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指出,六大焦點產業路線搭配實地參訪與交流,致力將循環經濟的好主意轉化為好生意。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表示,台灣塑膠回收率全球排名第五,顯示國內在法規制度、技術、與資源管理上具備厚實基礎,藉由主題「塑膠與包裝」路線五安排參訪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成立之永續材質圖書館,以及大型回收企業大豐環保,展現台灣塑膠產業於循環經濟再利用的實踐成果。


        永續材質圖書館由陳靜珊組長導覽,以今年8月推出的《形塑未來:全球塑膠公約》特展為開場,聚焦年底將進行的第六輪「全球塑膠公約」國際談判,涵蓋生產者責任延伸(EPR)機制、公正轉型及循環技術發展。展覽主軸以「永續材質」為核心延伸,設定符合塑膠公約精神之四大主題:減少、替代、回收再利用技術(包括物理與化學回收),並設置「再生料溯源認證」與「海洋廢棄物循環」展區,展現企業導入循環經濟策略的執行成果。

 

此次參與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成員背景多元且國際化,由陳靜珊館長導覽永續材質介紹。


        永續材質圖書館作為專業平台,收集超過千件永續材質,除了提供實體展示空間提供參觀者觸摸材質紋理,同時建置永續材質線上資料庫,不僅能取得材質說明,更可透過會員制登入網站取得供應商完整資訊。館方從推廣永續材質理念,發展至協助中小企業研發、取得材料及媒合產業鏈資源,有效促使永續循環商品進入市場,進而影響消費者與大眾。

 

        本屆亞太循環經濟論壇主題為「引領循環合作 (Leading Circular Collaboration)」,聚焦探討如何將「好主意」:循環策略與創新,轉化為「好生意」:可持續商業模式,並進一步推動「好治理」:企業、國家與國際層級的制度設計。在永續材質圖書館中可看到臺灣企業如友達光電利用塑膠承盤再製原子筆、太古可口可樂回收再製寶特瓶、綠藤生機海廢料循環再製髮品容器,及以海廢製作的deya背包和郁慶塑膠生生產可堆疊式工具箱,呈現臺灣產業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具體成效。


        此次來訪永續材質圖書館的成員包括來自荷蘭、庫克群島、印度、泰國及印尼等地,帶來許多不同面向的問題,例如再利用的限制及挑戰、如何建立回收及循環利用模式。成員對於臺灣產業執行循環經濟的成果感到印象深刻,透過實際參訪永續材質圖書館及大豐環保,更深入了解臺灣塑膠產業如何整合技術創新與跨域合作,從收集、分類到再生建立完整的循環價值鏈,擴展循環材料在多產業應用的可能性。


        10月23日閉幕式回顧論壇共識與行動方向,發表亞太首份跨國共創《循環經濟路徑圖》專家建言,象徵持續推動亞太國際合作與政策交流。賴清德總統致詞時強調亞太將成為全球循環經濟最具行動力區域,台灣秉持「Taiwan Can Lead」信念與夥伴攜手前行。此次論壇不僅是結束,更是循環經濟在台灣持續落實並連結亞太合作生態系的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