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訊息專區
串聯回收處理與產品開發產業:循環經濟研討會|活動紀實

Sep 23, 2024


在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113年中小企業循環共創計畫 的支持下,永續材質圖書館盤點了近年度的輔導合作夥伴,與館藏內觸及率前幾名的廠商,更蒐集不同產業間的需求和關注焦點,集結眾人之期待,以創造循環經濟的雙贏模式為主軸,舉辦此次研討會,串聯了回收處理與產品開發產業,希冀用開放的態度與空間,共創綠色供需產業鏈。


從中心出發:趨勢、法規與實際案例
研討會由塑膠中心永續策略組的王婷萱顧問師從國際與臺灣市場的趨勢,來認識塑膠再生料的發展與法規為開展,永續策略組近年致力於發展再生料溯源認證項目,不只長期追蹤國際上塑膠回收趨勢及應用技術,及和產業息息相關的塑膠公約及國內外相關政策,也與環境部合作多起相關計畫與研討會,透過紮實的整理,讓大家建立起對再生料發展與重要性的認識。

 

圖一:永續策略組顧問師分享組內長期追蹤國際上塑膠回收趨勢及應用技術及國內外相關政策

 

延續這個主題,邀請到同為塑膠中心研發部顧問-李宇立組長,來說明塑膠再生料的開發與應用技術,不只援引國際大廠的著名案例,更分享國內具規模廠商致力於再生料循環的各項發展,例如透過近紅外線光譜技術並結合AI,建立自有回收聚酯品牌開發織物回收技術,達成消費後再生衣料的回收等,也分享中心的研發能量,像是輔導廠商的廢棄尿布循環再生,透過雙螺桿混練造粒技術製成尿布配方粒子,高值化應用於家具家飾板材、高疏水性農工業用品(育苗盆、排水板等);或與國內蔬果量販通路合作,將使用後包材進行減容、改質及物性測試,依材料特性導入設計開發新式袋包類產品,甚至改質造粒後壓板製成其他生活日用品等。


環保工程接地氣的實際看見
接續的分享由環保工程事業體接手。專注於電子事業廢棄物回收處理再利用的潔安環保工程以廠內愈趨成熟的複合型塑膠回收技術切入,更提出再生料履歷系統的概念,以及分享追蹤再生資源的建置與發展;

大豐環保科技則透過各國PCR(消費後再生)發展加深循環材料再利用的重要性,並不藏私地分享協助廠商應用再生料的實例,不管是飯店盥洗用具化身收納盒、事務用品拆解再製成3D列印材料、運動品牌的報廢球具再製成原品牌所需的提袋或衣架,還有更多的案例,而這些豐富的專案經驗都讓參與者收穫良多。

 

圖二:參與學員/企業在休息時間抓緊機會與分享者交流與提問

 


致力落實回收再利用商品的企業
收羅了眾多再生料供給商的分享,下午的研討會由應用/品牌端接棒,來回應企業實際落實的循環經濟模式。若對馳綠國際感覺陌生,相信「GreenPlax® 防水寶特鞋」、「三菜一湯復古防水鞋」對於在意永續議題的關注者就相對熟悉。具有40年鞋類製造研發經驗的馳綠,在持續推廣不同環保鞋款的過程中,發現臺灣農、漁廢料問題的嚴重性,故接續寶特鞋的研發與設計能量,以自身的實驗室耗時三年再次打破材料科學限制,以廢竹、牡蠣殼、茶梗製鞋,並且加入玉米(三菜一湯)製成防潑水鞋面面料,善用廢棄資源處理後的抗菌、吸汗透氣等機能性,同時減少石化原料使用,不僅能幫助小農漁業者減廢,也減緩碳排,多面向落實循環經濟並保護環境。

 

圖三:持綠國際執行長分享永續產品之減廢減碳價值

 

不讓鞋履商品專美於前,在這個人手一機的當代,手機殼絕對是我們能展現個人形象與風格的配件單品。犀牛盾科技跳脫民眾熟知的耐摔、不泛黃手機殼形象,提出單一材質應用並可重複循環再生的商業模式。「製作一個手機殼不難,但只用一個材料製作出同樣高品質的手機殼,非常困難。」除了克服單一材質以確保手機殼可以真正進入回收再利用系統(包含模具拆解、粉碎抽粒、再射出成型)建置,最重要的還需要建立讓群眾實際回收手機殼的意願與概念。搭配廣大的社群行銷能量,犀牛盾科技亦在今年與三陽三陰合作設計展場,並搭配永續材質圖書館提供展品,向大眾分享不同編號塑膠及再生料粒,以及市面上較成熟的封閉式循環案例。

 

圖四:犀牛盾分享者用影片介紹研發單一材質手機殼過程中的反覆測試過程

 


結語
臺灣的資源回收產業,具備創新研發和工程技術能量,在全球能見度高。但從回收、再生、設計到品牌端的高值化應用,如何攜手共創綠色產業鏈亦是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課題。本次研討會以此目標邀集產業界各領域專家,分享產業間「資源永續、循環再生及創新應用」的循環經濟模式。

 

圖五:由永續材質圖書館館長親自向與會企業導覽,並介紹場館的媒合模式

 

最後有安排時間向與會者深度導覽永續材質圖書館,讓各產業先進進一步認識永續材質及運用圖書館的方式,同時思考適合各自企業的永續策略。場內外企業與講師、顧問們互動交流熱絡,相信帶著滿滿概念與案例甚至未來有機會的合作關係,以促進綠色設計為目標,減少塑膠使用、提升再利用率為基礎旋律,同時延伸至生產者責任,包括提高塑膠之可回收性和回收率,且加強監督生產商和進口商等,共同負擔不同塑橡膠產業的產品生命週期之責任,一起攜手落實全球性的永續共榮生態圈。

 

圖六:與會企業可以全方位的觀察感受永續材質,亦可以提出需求共創永續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