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訊息專區
打破快時尚的N種方法

May 23, 2024

      在當今社會,服飾不僅僅是一種裝扮,更是除了功能性的選擇外,表達個人風格和身份的媒介。2020年起全球因新冠疫情席捲、中東等國際關係緊張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各產業受到不小影響,高度與人連結的時尚產業自然無法倖免。
從McKinsey & Company 2023年與2024年發布的報告 (《The State of Fashion 2023》、《The State of Fashion 2024》)〔注1〕中發現,歐美國家在時尚產業的購買力度不同於我們預期的上升,反而遠不及2022年,就算中國時尚產業或整體奢侈品產業帶動了整體成長率,約2%至4%〔圖一〕,然而,從歷史角度來看卻相當緩慢。除了前述提及的疫情席捲、地緣政治關係及惡性通膨等因素造成的消費者信心下降外,疫情後快速發展的居家辦公模式,及日漸清晰的永續生活訴求,極有可能逐漸改變了我們對於服裝與時尚的態度與需要。



圖一說明:奢侈與非奢侈品服飾品在不同地區成長性,McKinsey & Company預測2024年走勢將持續趨緩

      當考慮到綠色消費模式時,紡織品與服裝產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之一,許多調查結果顯示,越多消費者在越認識快時尚造成的環境影響後,趨於選擇不購買或抵制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商品。另外,根據麥肯錫的調查,80%的消費者傾向購買永續表現較好的時尚品牌。話雖如此,調查也顯示消費者無法確認服裝的環保真實性,以及不信任品牌呈現的永續形象。

      隨著國際永續目標的訂定以及消費者環保意識升溫,快速海量製造的廉價拋棄式衣物,也就是我們認定的「快時尚」面臨極大挑戰。然而在時尚革命的過程中,有什麼服飾機制或密碼可以從中殺出一線生機,滿足我們對於彰顯自我風格的需求,又達到對生態較沒有負面影響的美好平衡呢?

 

      提高再生材質的使用比重
      根據紡織所ITIS計畫團隊與台大商研所共同開發的「運動服飾市場情報系統(Sportswear Market Intelligence System,SMIS)」蒐集的大數據分析顯示〔註2〕,NIKE、adidas、UNDER ARMOUR、lululemon四大運動品牌於2018~2022上半年的服裝新品中採用「回收聚酯」的比例逐年成長〔圖二〕。其中adidas為最積極採用的品牌,到2022年上半年已有高達96%的款式採用,此也呼應adidas「至2025年實踐90%的產品採用永續材料製成」的目標。
 

 
圖二說明:四大品牌採用回收聚脂製作服飾比例/圖片來源:全球紡織資訊網

      此外,受都會女性青睞的lululemon,在2019年以前僅見少數「回收聚酯」材質服飾,但自2021年起則至少50%以上的款式導入回收再生纖維,顯示品牌正以具體行動支持國際永續目標〔圖三〕
 

 
圖三說明:Lululemon採用回收聚酯服飾比率

      永續材質圖書館也收集了許多服飾展品,包含Lab22設計的鞋款「防水環保鞋」,是使用廢棄咖啡渣融合回收寶特瓶再製成有抗汙機能性的環保咖啡紗;FYNE不只發展應用100% 回收聚酯纖維的服飾,更設計出捕捉廢氣發酵製成酒精,再轉化為低碳的聚酯纖維原料製成的運動背心。這些服飾品牌,都是將我們過往認為「廢棄」的耗材品結合循環材料,取代時尚產業製作過程的石化原料消耗。
 

 
圖四說明:右:FYNE,使用回收寶特瓶而製成的系列商品|左:Lab22:全球第一雙全鞋寶特瓶製成防水環保鞋/圖片來源:永續材質圖書館專題展覽區《溫室的鑰匙:減緩x調適展》展出商品

 

      降低服飾產業外溢效應
      外溢效應是什麼呢?在經濟學角度指的是某一行為、決策或產業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直接參與者,還擴散到其他相關方面,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
這種效應可能是正向的,帶來額外的好處,也可能是負面的,造成額外的成本或問題。從紡織和服裝產業舉例, A國家種植的經濟作物產生的資源耗費,包含B國家生產製造成品的環境影響,在供應鏈過程中會不斷累積,最終累積在購買產品的C國家〔圖五〕
      為使人力與原料成本降低,而在成衣過程中有多個國家移動的狀況,在服飾產業是非常常見的,這些跨國累積的能資源運用也會最終顯示在消費國身上。因此,從數據來看而認定C國家要對整體碳排放或環境影響是不精準的,同時消費者也要理解,購買一件衣服不單單只需考慮價格或外觀,同時也需要把資源源頭、製作過程、包裝耗材乃至運輸成本的能資源消耗考慮進去,更還沒有提及的是紡織和服裝產業更深一層的負面社會經濟外溢效應,像是職業災害和童工的議題,而我們不陌生的「選用在地原料」、「就地取材」其實也就是身為消費者,可以縮小服飾產業外溢效應的有效方法。

 


圖五說明:國際貿易下,紡織品和服裝業的外溢效應/圖片來源:202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那臺灣目前有沒有結合再生材料的角度,甚至在地創造正向外溢效益的服飾產業呢?答案是有的!下文要介紹的不只是一個服飾設計公司,它更是個聯盟,透過綜效議和來共創出一條時尚產線,提供給消費者多一個綠色提案。

 

      綠色草原吹起的PALF鳳梨革命
      優織隆UKL為成立35年的臺灣品牌,提供以毛衣和針織品為核心的優質服飾產品。不只製造力,其持續俱進的設計力不只獲得海外顧客喜愛,更屢屢獲獎,然而這還不夠。品牌創辦人謝煥麒2020年成立新品牌EVOPURE+,就是想要找到不只寶特瓶的,更環保的紗線材質。當時他們嘗試往回收尼龍、回收漁網、回收牡蠣殼三個方向去想,選擇其紗線並做成產品,但這還是不到謝創辦人的理想。

      一個商業契機,往往來自於一句隨口的提問,以及深耕多年的不棄不餒
      因緣際會下,就因友好廠商送來鳳梨酥禮盒的過程中無意的一句:「鳳梨能不能做成纖維啊?」點出了謝煥麒的好奇與在意,進而開啟了一連串以臺灣鳳梨為發起的商業奇蹟。
      嘗試研究鳳梨纖維後優織隆發現,原來在臺灣已經有人致力於將鳳梨葉製作成纖維了。高雄的綠冠有機農場早在2018年,就和同正興業開始投入鳳梨纖維的開發,從採收後鳳梨剩餘枝條清洗、刮青、取纖到製作紗線都有持續研發與測試,只是當時他們的產量及品質還不穩定,加上設計能量以及網路聲量還不夠大,深耕多年的努力與心血還沒有被看見。

      一個人走的深,而一群人走得遠
      真正好的理念會讓眾人聚集,2021年優織隆開始與綠冠有機鳳梨農場、弘揚織品科技有限公司、同正興業有限公司以PALF(Properties of Pineapple Leaf Fiber,鳳梨葉纖維產品)〔註3〕共同組成「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而每個單位在裡面分工的角色非常明確:農場要負責鳳梨枝葉的採集和收集,紗廠則從農業(鳳梨葉片、莖等)範疇進到紡織範疇,把關農場這邊提供的葉片並將品質達到紡織的等級,再透過設計師的參與以及生產製作環節,將鳳梨紗線與機能性紡織品研發製造,做成各式服飾與家居品,搭配面料試驗生產線以及合宜的行銷推廣,這個合作聯盟走到今天,建立了一條完整的綠色紡織供應鏈〔圖六〕

 


圖六說明: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的鳳梨成衣簡化流程圖

      使用鳳梨採收後的廢棄枝條為纖維原料能有效減少碳排放,相較於經濟作物棉花,生產1公斤的棉花及萃取過程,大約會消耗4,600公升水資源,以及產生4.7公斤的碳排放;而生產1公斤的鳳梨枝葉,過程中不只用水量僅為200公升,且無額外碳排放〔圖七〕。最後,這條供應鏈不只解決了經濟作物鳳梨採收完的農業廢棄物問題,更有助於在地鳳梨產業在非採收時期的工作機會,臺灣鳳梨與臺灣製造的生產鏈,也大幅減少國與國之間的製作步驟,可有效降低運輸過程中的資源浪費以及無法估計的環境影響。

 


圖七說明:鳳梨葉纖維與棉纖維碳排放與水資源耗費比較圖/資料來源:麻料、棉纖維、聚脂纖維生態足跡與水分析研究〔註4〕

 

      總結
      我們生產的服飾比我們購買的多,這個事實在新冠疫情前就已經發生了(只是疫情凸顯了產業供過於求的影響)。整個紡織與時尚產業的發展瓶頸已在疫情之前就開始顯露,這可以從2019年年底,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舉辦的國際服裝聯盟第36屆世界時尚大會主題《國際時尚產業的過渡及轉變》看出端倪。時尚產業需要改進的方向已經明確,疫情在這個時候出現,恰好催促產業更加快速地做出改變。
      有趣的事情是,就算紡織品與服裝產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之一,在大多數主要行業在碳排放制訂上都受到嚴格把關的同時,時尚產業卻尚無明確的監管機制,目前多由品牌商自行宣示,如NIKE承諾在2025年要針對所有主要材料,透過增加環保材料來減少5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註5〕;或者國際發起的相關倡議或承諾,像是2018年由UNFCCC所發起的《時尚業氣候行動憲章》,目前已有99個品牌包含adidas、Burberry、H&M等簽署參加,誓言在2050年達到產業淨零排放〔註6〕。當永續運用資源以及整體環境意識逐漸高漲,消費者的選擇勢必會影響紡織與時尚產業的方向,而改變並非一蹴可及,在材質改變、成本回饋到消費者,或衣料完全回收的設備普及等行動上一定會有過度甚至陣痛期,但只要方向正確,時尚產業與環境永續的交集未來還是可以充滿期待。讓我們透過服飾彰顯個人品牌與風格的同時,透過一次次的認識與選擇,展現重視環保永續的這份心意。

 

參考資料:

1.  The State of Fashion 2024: Finding pockets of growth as uncertainty reigns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retail/our-insights/state-of-fashion)
2.  全球紡織資訊網:紡織品回用技術(https://www.tnet.org.tw/Article/Detail/36167) 
3.  PALF(https://www.ecopalf.com/zh_TW)
4.  麻料、棉纖維、聚脂纖維生態足跡與水分析研究,2005
(https://mediamanager.sei.org/documents/Publications/SEI-Report-EcologicalFootprintAndWaterAnalysisOfCottonHempAndPolyester-2005.pdf)
5.  NIKE的MOVE TO ZERO承諾(https://www.nike.com/tw/sustainability)
6.  時尚業氣候行動憲章2023進度報告(Fashion Industry Charter for Climate Action)( 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230329%20BLS23055%20UCC%20Climate%20Action%202023%20v06.pdf)